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6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来源: 市行政审批局 发布时间:2019-07-05 11:10 累计次数: 字体:[ ]

陈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近年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构建系统科学的智能化政务为主线,以完善大数据支撑体系为基础,以贯通政务服务“一张网”为载体,以实现“3550”常态化为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放、管、服”电视电话会议上充分肯定我市“一枚印章管到底”的经验做法。2016年-2018年,我市连续三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13个设区市第1名,所辖各县(市、区)全部进入全省96个县(市、区)第一方阵,南通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获得高度肯定。

(一)坚持惠企便民,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在市场准入领域。大力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网上名称自主申报。重点推动建立银行开户许可资料的网上共享传递机制,将企业在商业银行开户到人民银行完成审批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在不动产交易登记领域。进一步深化不动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加快房产交易、税务缴纳、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办理深度融合和信息共享,推动商业银行提前介入,开展预审服务。重点推动了“常规不动产登记”业务3个工作日内办结。在投资建设审批领域。进一步放大集中高效审批优势,大力实施项目报建“一窗受理、同步审查、并联审批”。重点推动“e联易审”数字化多图联审系统推广应用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证照归集共享引用。市县两级基本实现一般工业项目审批压缩到50个工作日内。在纳税服务领域。持续深化税收“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税务系统减事项、减次数、减资料“357” 试点的基础上,再分别减掉20%,让纳税人办税更方便、更高效、更快捷。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纳税人办税“容缺”制度、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告知+承诺”制度,打造 “行政指导是常态、风险提醒是大多数、评估约谈是少数、税务稽查是极少数”四种形态,助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依托“电子税务局”,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65个事项实现“一次办、马上办;200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全部涉税事项实现“一窗通、一厅办”,增进民营企业满意度。在水、电、气等服务领域。以国务院营商环境调查为契机,推动水、电、气报装时间进一步压缩。电力部门将全市10(20)千伏外线接入工程平均接电时间由95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工作日以内。在大力推动各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县(市、区)营商环境试评价,建立了评价推进体系,通过以评促改,结果应用,有效推动了各项任务落实。

(二)坚持服务优先,推动“不见面审批”制度化。创新“一张清单、两大支撑、三种途径、四项配套、5+N场景”的“不见面审批”南通模式,50家市级部门行使的1132项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中,1081项提供“不见面”审批途径,占依申请权力事项的95.5%。在全省率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向镇、村延伸,政务服务“一张网”已覆盖11个县(市)区、93个乡镇、1795个村居。率先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共编制“不见面审批”标准1681条。聚焦覆盖面广、办件量大的重点领域,打造了公安交警“临时禁区通行证”和“三超证”、公安出入境二次签注、人社“极速办证”等20多个成熟应用场景。

(三)坚持融合创新,提升竞争优势。一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年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29家,年度新增数继续位居全省第二。二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枢纽建设,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92.6,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城域网出口带宽突破11T,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三是推进企业智能制造。累计实施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9个(年内新增2个),占全省1/6。新增省级智能车间11个、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1个。四是发展数字经济。实施“腾云驾数”计划,6家企业获评省“腾云驾数”优秀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承办省第四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复赛。

(四)招才引智,助推企业科技创新。紧扣我市“3+3+N”重点产业发展,优政策、搭平台、引智力、育人才、强队伍、实服务,着力以人才和智力要素的精准集聚,助推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人才政策落地,出台全国首部地级市人才地方性法规《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开展人才需求调查,编制《南通市2018年度企业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深入实施“通籍英才归雁计划”。深化人才交流培养,全年新增博士后设站单位7家,全市设站单位达90家,其中国家级工作站(含分站)56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4家。推进海外人才来通,实施引智项目30多项,争取省级以上项目资助经费逾百万元,新引进外国人才380名。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建设“制造大市”目标,去年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3.5万人,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十百千万”培养工程,为技能人才成长和服务企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

二、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打算

虽然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照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建立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机制。成立了市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下设精简行政审批组、优化营商环境组、激励创业创新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组、改善社会服务组、推进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发展组等6个专题组和综合组、法治组、督查组3个保障组。召开了全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印发了《南通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分工》,细化了9个方面95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督查组将负责督促检查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核查督办各专题组提出的部门和县(市)、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有关改革反映强烈的问题。

(二)持续推进“3550”改革,加快水、电、气等民生服务领域审批改革。在企业开办方面,开通 “全链通”平台,实现了工商注册、刻制公章、涉税事项办理、银行预约开户等企业开办事项的全链条通办。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模式,设立“企业申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形成“一站布局、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网办理、一套标准、一揽子改革”等“六个一”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进一步拓展延伸“证照联办”范围,大幅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变“盆景”为“风景”。在不动产登记方面,优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办理模式,分类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有序减少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开展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网络、有线电视过户等业务联动办理,变“配菜”为“点菜”。在施工许可方面,落实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贯彻实施《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发〔2019〕53号),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更好更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将行政审批、备案和依法由审批部门组织、委托或购买服务的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以及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等办理时间全部纳入审批总时限;继续推广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区域评估、帮办代办、告知承诺等做法,变“楼梯”为“电梯”。在用电、用水、燃气报装等方面,开展“一站式受理”和“绿色通道”服务。全市10(20)千伏高压、400伏非居民平均接电时间分别压缩至70和2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无外部线路工程的分别不超过15和3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但无需道路开挖的,原则上分别不超过70和15个工作日。燃气接入无需在建筑区划外增设接入管线的,4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入。需增设管线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最长不超过35个工作日完成装表接入。供水接入无需在建筑区划外增设接入管线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入。需要增设接入管线且需要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最长不超过33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入。

(三)建立完善政务服务代办帮办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组建了隶属于市行政审批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南通市政务服务代办中心,将于6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运行,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以及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事项,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项目和广大群众提供无偿代办帮办服务。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代办帮办工作的指导意见》(通政办发〔2019〕45号)精神,建全覆盖全市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代办帮办服务体系;建立“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高效运行”的政务服务代办帮办机制;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代办帮办系统,统一发布代办目录、管理代办队伍、受理代办业务、跟踪代办进程、监督代办质效,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

(四)大力推动我市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数据共享交互。做好大数据发展顶层设计,编制《南通市大数据发展规划暨(2019—2021年)三年行动纲要》。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制度,制定并印发《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码规范》、《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办法》、《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息资源申请、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动态更新管理办法》。推进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二期建设,围绕实现所有法人、自然人、电子证照“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多方使用、即调即用”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进 “南通百通”APP二期项目,提升“南通百通”APP应用服务能力,做好移动应用接入,打造市民、企业一站式移动端服务平台,为全市市民和企业用户提供“权威、智能、高效、惠民”的移动端办事统一门户。

(五)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19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确定抽查事项26类72项,明确了17项抽查计划。即将由南通市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及《南通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截止6月27日,全市269个上线部门中,有85个部门利用全省“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开展抽查,制定抽查任务683项,抽取5779户检查对象,检查并公示结果2215户;制定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26项,抽取206户检查对象,完成联合抽查检查105户,涉及危化品生产、烟花爆竹批发、燃煤锅炉整治、人力资源秩序整治、养老机构食堂、学校及幼儿园收费检查等行业领域,部门监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六)进一步提升纳税便利度。大力推行线上办税,落实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清单,将能够网上办理的税收业务全部上网,最大限度减少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次数,营造更集约办税模式。全面推行新办企业涉税事项“套餐”办理服务,全面推行新办企业涉税事项“套餐”办理服务,实现新办企业“5355”办税指引覆盖(5个前置办理事项、3项准备信息、5个选项确认和5中报送材料)。推进实名办税,实现“一号登录,全网通行”。 改革注销和迁移办理流程,对未开业企业和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注解登记。对符合即办条件且无未办结事项的,提供注销即时办理,即时出具清税证明。优化办税渠道,引导预约办税,推行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便利纳税人就近办税。深化“税银互动”,加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力度,持续推广“税E融”“税易贷”“出口退税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加强税收监管,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对守法诚信行为强化激励,对违法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七)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持续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提升融资便利度,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积极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矛盾。加快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金融机构接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各类金融服务产品。推动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获得融资,2019年底前,平台的企业接入率超过5%,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上线数超过100个,平台内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响应时间低于1个工作日,信用贷款平均审批时间低于7个工作日,抵质押方式获得融资的时间低于30个工作日,中小微企业首贷率提高到5%以上。

(八)进一步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推进关检业务优化整合。推进报检报关“串联”改“并联”,将通关单电子数据联网核查从电子审单环节后移至报关单放行环节。取消《入/出境货物通关单》,全面实施一次放行,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经营单位凭海关放行指令办理货物提离手续。推进实施“查检合一”,构建业务架构统一、管理统一、系统统一的口岸监管新模式。简化企业申报、征税、放行等通关手续。全面实施“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模式,持续压缩海关通关时间。引导企业积极采用提前申报通关模式,提高运抵即放比例。全面推进海关通关全流程无纸化改革。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全面推进“单一窗口”标准版“一次申报”,简化大通关申报手续。进一步加快推进口岸提效降费工作,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外贸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降费。完善《南通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产业投资建设项目代办帮办制度,为开放园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准化的服务。

市行政审批局

2019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