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488号提案的答复(凝聚部门合力,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来源: 市行政审批局 发布时间:2022-09-30 10:22 累计次数: 字体:[ ]

张斌辉委员:

您《凝聚部门合力,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提升我市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深入研究。

为此,我局会同市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您的提案进行认真学习研究,对我市项目审批服务工作进行回头看,既看到过去的好做法,进一步增强打造“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的信心,除您所指出的不足外,还分析了其他短板,为我市项目审批服务改进和提升找准了努力方向,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自2019年下半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在省、市工改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市县两级各涉改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为指引、以不断满足建设市场主体日益丰富的服务需求和满意度为己任,搭建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攻坚,我市的工改系统“审批监管一体化建设”模式得到国家住建部的充分肯定,2021年我市营商环境评价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一、两年多来的工作回顾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工改工作推进体系

围绕“806040”改革目标(即项目立项至首次申领产权证明,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和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分别控制在80、60和40个工作日内),一是梳理“事项清单”。会同相关涉改部门逐项梳理,采取取消、合并、调整为内部协作事项,挂起等办法,进一步削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形成了《南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二是编制“阶段流程”。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要素,对五类工程建设项目分别编制审批流程图。除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划分为三个阶段外,其余四类项目均按四个阶段编制审批流程,实现阶段内主流程事项一次申报、并联审批。三是优化“一套表单”。牵头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办事指南、申报表格和材料目录,以项目统一代码作为唯一身份,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

(二)加快系统建设,搭建工改工作支撑平台

一是完成工改系统开发建设。我们倒排时间节点,加班加点于2019年11月底省内率先上线工改审批系统,实现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并联审批。二是实现与省级系统衔接。积极争取省住建厅、政务办、发改委等部门支持,通过采取前置库信息共享的方式,实现我市工改系统与省建筑市场监管和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省政务服务网、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等系统的对接。三是推动工改系统向县(市)区延伸。加快推进工改系统二期建设,由市级统建县(市)区工改系统。2020年9月底前完成对县(市)区以及有项目审批权限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的工改系统开发、部署和培训工作,正式全面上线运行。

(三)完善配套举措,确保工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一套机制”。制定《南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审批流程图》《南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有效衔接,确保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设置“综合窗口”。根据省工改办“一窗受理”工作规程,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实现阶段内窗口融合,并联办理,并将水、电、气、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纳入管理,形成了“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实现最大限度的并联审批。三是强化“代办帮办”。市县两级建立项目报审代办帮办服务机制,开展审批政策、事项流程、材料路径等咨询指导服务,为重大项目提供单一环节或全流程审批帮办代办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报审质效。

(四)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项目建设能级

一是率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制。2020年11月印发《南通市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工作意见》,继南京市之后(南京是全国工改试点城市,改革先行一年多),我市是全省第二家,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前的质量安全措施审核调整为施工许可核发后的事后监管。施工许可证审查环节不再实施工程安全措施查验,作为审批承诺事项,由安监部门在施工许可后进行日常监管。此改革举措平均能为项目提前20天获得施工许可证。

二是“拿地即开工”由点及面成效明显。2021年初印发了《南通市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实施办法(试行)》,依托市工改系统,开发了“拿地即开工”子系统,将“拿地即开工”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监管。优化项目策划生成服务,在土地挂牌出让阶段,服务意向投资单位同步开展项目从立项至施工许可的全链策划生成,将水电气、通信报装等市政公用服务提前纳入一并办理,“拿地即开工”机制已惠及一大批重大项目(2020年7月--2022年4月,共有79个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列全省第二)。江苏哲华10亿元级电子模切件项目实现28小时“五证齐发”(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图合格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去年的7月4日新华日报以《南通 全面吹响拿地即开工号角》为题介绍我市做法。香港商报及省内相关媒体进行了报道,社会影响较大。

三是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推进省内领先。我局开发南通市区域评估成果应用系统,去年11月上线运行,全省首家。全市16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均可通过该系统实现免费申请应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等7大类区域评估成果,相关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项目设计及相关事项审批,为园区项目建设降本提速再添利器。省商务厅、省政务办等10部门联合发文全省推广。

另外我市的项目建设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和审管联动、围绕项目建设构建了市、县、镇、村四级代办帮办服务体系等工作也得到国家、省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二、当前的压力与挑战

自工改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始终秉持“改革永远在路上,优化服务无止境”理念,虽然我们的每一点改革突破,建设市场主体都给予好评,省里也给予充分肯定,但我们深知,对标先进地区,按照打造省内一流、国内领先营商环境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除您指出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短板和不足外,我们通过梳理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制约我市产业项目审批整体提速增质的还存在“两个不靠前,三个耗时长”问题:

(一)前期审批服务不靠前,部分项目报审“走弯路”。前期准备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批推进的速度。目前,我市项目预审服务集中在“签约后、拿地前”。签约前,项目基本由属地招商部门推进,市县相关部门提前介入不够,项目前期论证联动机制未有效建立。尤其是重大产业项目涉及要素多、环节多、层级多,个别事项还需要国家、省级层面审批。尽管实现了“快签约”,但因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材料不齐备、论证深度不够,容易出现后期报审“走弯路”,影响项目开工建设。

(二)部分项目市政配套接入不靠前,实质性开工前仍存在“等工期”。我市“拿地即开工”项目在获得施工许可的同时,实现了水、电、气、通信同步报装,得到了业主好评。但确有部分项目在获得施工许可后、实质性开工前仍或多或少存在一段“等工期”。一是施工通道(含绿化占用、杆线迁移等)开设周期长,相关开设服务力量分散,尚未纳入市政服务同步报装,需单独申请报批踏勘,一般用时20个工作日。二是水、电、气、通信等并行报装后,仍由相关单位分头现场踏勘,报批至接入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

(三)开工前专项评估事项多、耗时长。目前,我市产业项目开工前需完成环评、能评、稳评等8类专项评估,竣工前需完成安评、职业危害评估、水土保持方案评估等3类专项评估,涉水类项目另需完成洪评、通航条件、水资源论证、排污口设置论证等4类专项评估。在各类评估并行开展良好的情况下,耗时也需2个月左右。为实现专项评估减时长、降费用,我市积极推动区域评估工作,区域评估成果应用系统已上线运行,17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覆盖,整体工作获省商务厅和省工改办的肯定,但区域评估和成果应用工作还有待向纵深推进。

(四)施工图复审回合多、耗时长。施工图审查是当前施工许可阶段耗时较长的事项。据统计,我市重点项目施工图审查平均用时17个工作日,占项目报审总时长的34%,主要问题在于复审环节的“反复改、反复审”,如某自动装备智能立体仓库项目从6月11日复审接审,至7月1日核发审图合格证,期间复审3轮、用时14个工作日。一是审图专业力量不足,产业项目迅速发展带来审图作业量加速增长,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审图中心事多人少,部分特殊工程及超体量工程因资质要求集中在市级或省级审图机构。二是审图事项未完全整合,目前,人防(专项)、公安技防由主管部门单独审查,除崇川区外,各板块消防审图仍由住建部门单独进行。

(五)竣工验收关口多、耗时长。虽然我们也在积极推进联合验收改革试点,试点成效还有待完善、推广,规划核验、人防验收、消防验收、档案验收、环保验收、绿化验收、技防验收及房屋质量等专项验收并联程度还有待提升,从组织验收至竣工验收备案用时一般在2个月左右。

三、凝心聚力深化改革

今年以来,我局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国之大者’的全局性工程”的观念,固强补弱、扬鞭奋进,加快推动《南通市2022“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意见》相关优化服务项目建设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审批手续“简而再简”。低风险项目简易管理实质性突破。今年2月10日印发《南通市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服务简易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全市低风险项目审批事项精简至9个必办事项和4个可选事项,从立项至首次办理产权登记,审批时限控制在15个工作日内。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容缺后补”审批探索。与市住建局分工合作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不影响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非关键要件,在审批流程中探索试行“容缺后补”机制,允许市场主体在竣工验收前补齐相关材料。此项举措落地,桩基工程可先行获得施工许可,至少可为项目开工时间提前数个月不等。联合验收改革试点成效初显。在海门区先行试点,根据项目类型不同,建立住建或市政园林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助的联合验收机制,联合验收仅保留建设工程规划核实、消防验收(或备案)、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如涉及)和建设工程档案验收4项,同步开展对建设主体组织的工程建设竣工验进行监督1项工作。根据需要,可以分标段或单位工程进行验收,简化联合验收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竣工验收联合意见书与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同等效力。此项改革举措落地可从根本上解决项目验收时间长、材料多等问题。

(二)审批服务“优而再优”。制定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前延”服务工作方案》,将项目审批服务前伸至项目招商等前期论证阶段,生成个性化全流程项目“批前”服务清单,保障重大项目审批“全程畅行”。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均开设重大项目线下服务专区,省、市重大项目配备代办帮办专员,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行政审批部门全力支持建设单位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助力企业纾困,一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为稳经济稳增长贡献了力量。

(三)惠企降本“实而更实”。1、推行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办理改革。今年3月30日印发《南通市电水气通信有线联合办理实施方案》,工程建设项目外线工程由政府买单,实施一表申请,专窗受理、联合踏勘、同步设计、协同施工。2、推进“项目开设道口”一件事改革。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开设“道口开设”服务专窗,解决开设道口涉审多头跑问题。3、深化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服务。从今年起,全市免收建设工程交易费,在全国率先推出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举措,一季度全市开具工程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29576单,担保金额达72.68亿元,电子保函推广应用率超过30%,极大降低了项目建设制度性成本。4、强化区域评估成果应用。与市商务局一起,一手抓区域评估应评尽评,一手抓区域评估成果应享尽享,“政府买单,项目得利”形成氛围,今年,省商务厅等10部门联合发文推广我市做法。

(四)纾困举措“活之又活”。一手抓防疫,一手抓项目纾困。上线了服务项目建设代办帮办平台,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平台能够实现“有求必应”,所有代办帮办均为免费服务。今年以来,除了服务轨道交通、工农路改造、华达微电子等重点项目外,我们还支持项目复工复产,对50个城市更新破旧片区整治项目极简审批办理了施工许可,对雨润星雨华府等项目实施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楼幢先行竣工验收备案,助力项目顺利获得后续建设资金等,另外积极引导市(县)区积极应对疫情,多措并举服务项目审批,海门区、启东市两地行政审批局审批服务“云上接力”方式,各办结1个10亿元产业项目的施工许可核发。海安市、启东市、如东县、崇川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成立“项目管家”、“店小二”、“能环安专家库”等特色服务团队,服务前延化、审批清单化,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着力凝聚部门合力,不断提高审批效率,以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再次感谢并恳请您一如既往对我市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给予关心和指导。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