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07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南通市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4-10-23 11:04 累计次数: 字体:[ ]

苏美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非常重视您提出的加快南通市实数融合发展的四条建议,会同工信局、科技局等单位进行研究协商,现答复如下:

今年3月份,我市数据局转隶组建,承接市发改委“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职责,专门成立了数字经济处,承担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拟订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跨领域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工作。

自成立以来,我局对照《南通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数字经济相关工作:开展数字产业调研,与市发改、工信等部门和市大数据集团、中天互联等一批企业进行座谈交流;赴创新区、家纺园区、北大光电产研院、京希科技、秦淮数据等数字科技园区和企业实地考察。强化数字技能提升,系统梳理国家、省数据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要素×”生态大会,举办市数据大讲堂,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开展数字经济业务工作讲座。摸清数据资源底数,根据省统一部署,结合全市数据资产清查利用工作,编制市公共数据普查工作指南,召开公共数据普查动员会,组织全市各级部门、国有企业同步开展公共数据普查工作,构建全市公共数据“一本账”,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资产盘活夯实基础。引导创新试点项目申报,争取我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关工作纳入国家、省试点。组织各地遴选14家企业上报参评全省数字消费创新应用场景,4家单位的场景最终入选。我市“激活数据潜能,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案例入选了国家数据局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我市承办了国家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江苏省分赛绿色低碳赛道。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同市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政策引导,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工作

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科技攻关、人才引进培育、数字基础设施强基等7个专项行动,建设数实融合强市。建立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库,做好国家数字化转型、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申报工作。强化对重点园区、头部企业的跟踪服务,利用“万事好通·惠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联合板块线上线下协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数字经济形势分析。围绕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产业基础的目标,会同工信、统计部门,加强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考核指标的研究分析,组织季度分析会。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数字赋能行业发展工作方案。

二、加大创新投入,激活数实融合科技动力

一是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新科创30条”)《南通市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行动推进方案》,紧扣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采用“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方式,滚动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攻关。二是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在数字科学领域,加大对“双一流”高校、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招引力度,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大中型企业和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建立一批起点高、实力强、机制活的企业研发机构。三是加速科技园区升级。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产业集聚、主体集中、要素集约作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梯队。围绕打造全链条的创新创业载体,全力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科创载体建设。围绕全市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集群方式开展创新。四是加快未来产业发展。谋划布局前沿性未来产业,聚焦科创细分赛道,全力打造长三角未来产业创新高地。依托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重点布局未来空天、未来海洋、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通信、未来健康六大未来产业方向。发挥我市技术研发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低空经济、深远海装备、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若干科创细分赛道,率先涌现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重点企业。

三、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数实融合产业质效

一是加强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培育一批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组织各板块建立健全县级标杆示范项目培育库,遴选、充实市级培育库,组建“智改数转网联”合作伙伴圈,集中专业资源,靶向辅导、精准申报,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用好用足市级专项资金。推广一批数字化转型成熟方案。高效利用专家、服务商资源,分行业征集“小快轻准”产品、挖掘“小而美”解决方案、提炼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市、县级典型场景观摩、经验分享交流等活动,便利中小企业有效借鉴业内经验,以生产设备、关键工序和业务环节数字化为重点,加快购置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看样学样、加快改造。扶持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继续开展“智改数转网联”星级服务商评定、优秀服务商奖励工作,持续培育壮大本地服务生态,鼓励服务商围绕细分行业的痛点、难点,针对性开发产品、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能力、快速响应和柔性供给能力。

二是促进数字产业化发展。组织开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场景评选,遴选奖励一批可复制可示范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建立数字企业入规培育库,确定重点培育的数字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做好跟踪监测,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入规。鼓励各类园区按照“建链、补链、拓链”的目标,加大招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的力度,围绕产业链图谱和靶向招商清单前往产业集聚的地区举办精准化专题招商活动。根据省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建设方案,对崇川区、开发区、家纺园区、创新区、南通高新区等数字经济园区载体进行摸底调研,积极推动2-3家园区纳入省级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重点培育。

三是培育数据要素新兴产业。研究制定培育壮大数据产业政策举措,以家纺等行业为重点,围绕优势产业构建数据链。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建设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行业数据在可信空间内共享利用,用数据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加快推进数商的培育和发展,以采集、清洗、存储、传输和管理全链条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技术型数商;着力引导律所、会所、资产评估单位转型发展,提供数据质量评估、风险评估、合规交付等服务,大力培育服务型数商;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契机,推进数据价值转化,加快发展应用型数商。

四、建立激励机制,培引数字产业人才技术

聚焦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各节点,加快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一是创新引才政策。认真落实《南通市数字人才引进培育专项行动推进方案》,争取在省“333工程”、市“226工程”、市江海英才等专项引进计划、专项培养计划中,加强对数字人才、团队的支持力度,提升政策的吸引力。二是提高领军人才招引水平。发挥“南通人才日”“江海英才创业周”等招才引智平台的媒介作用,多渠道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园区)与数字经济人才精准对接,吸纳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以及紧缺人才,重点招引一批数字战略科学家、数字领军人才。三是加强人才数字化技能培养。与高校、职业院校等合作,引导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四是加强在职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对接南通人才发展集团,联动省内高校资源,依托长三角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南通人才发展集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集数字技能人才培训、产教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面向重点企业一线从业人员,面向党政企事业单位,逐步面向各类社会群体,推广数字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数字化人才交流会、论坛等活动,为数字化人才提供交流学习、合作创新的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和监督。


南通市数据局

2024年9月20日